点击上方"同步悦读"免费订阅
母亲的腌黄豆文张新召
人到中年,往事如烟。曾有过一盆母亲的腌黄豆,每次想起它,心中便有一种酸涩,那份温暖令我难以释怀。那盆黄豆里不仅包含着母亲做的豆味独特的清香,更有含着父母暖暖的却又让我心中夹杂着酸涩的爱。
那是四年多前春节后的一个上午,我和爱人带着孩子们来看望父亲。父亲躺在床上看见我们来了,手撑着床沿强坐了起来。那时的父亲,肺癌已经到了晚期,甚至转移到了肝部,身体一天比一天更瘦弱了,但每次见我们来时总是强打起精神,怕我们担心他。母亲每天细心的照顾着他,身体也消瘦了许多。我们围在火炉旁谈论着家常过往,忽然爱人在我的身边问了句:“你快过生日了,给你做点儿啥吃?”我笑着说:“过年哩,啥都不缺,年纪轻轻的生日有啥过处。要说想吃啥,有点想吃咱妈腌的黄豆了,想着嘴都馋!”
父亲当时就说怨自己,这两年害病拖累了我们和母亲,孩子们想吃啥也吃不到!我忙劝慰着父亲说他想多了,我说着玩哩,现在过年净好吃的,啥也不缺。
午饭时我和爱人带着孩子们回去了。母亲在我们走后便找来黄豆和簸箕,一颗颗开始筛选,后来听母亲说父亲同她一起,非也要帮着母亲筛捡黄豆,筛选好后还催母亲赶紧用水泡上。母亲泡好后又连夜把黄豆煮熟,便开始了费尽心力的腌制。
北方的人们,也许对腌黄豆不会陌生。每天大街小巷的早餐小吃中,店家也许都有,来一小碟咸菜,或一小碟腌黄豆就着早餐入口,香味悠悠。而我们老家的春节里,从儿时的记忆至今,春节后家里的腌黄豆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,留在了内心深处。那时家穷,也只有逢年过节时,家中才能改善生活,每年到正月十五前后,母亲便会腌制些黄豆让我们吃。特别是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,它独特的香味温暖了我们的成长岁月,令很多人不会忘怀。而今,随着生活的日益改善,餐桌上丰盛的菜肴,腌制黄豆逐渐淡出了视线。
正月十四的清晨,我和爱人,孩子们都在懒床。床头的手机铃声响了,一看是母亲的电话,慌忙接着,以为是父亲有什么情况。没想到的是母亲说今天我过生日,让我去她那儿端腌制的黄豆回去吃。看看时间才刚刚七点,我穿好衣服,洗漱好后便到了母亲那里。
父亲在母亲的照顾下已经吃好了饭。一大盆腌制好的黄豆放在桌上,豆味的清香洒满了整间屋子。我们弟兄四个,一大盆腌黄豆分给我们各家,每家都有。看着躺在床上的父亲,看着日以瘦弱的母亲,再看看桌上那盆洒满清香的腌黄豆,那一瞬间,我的心中堵堵的,酸酸的。没想到不经意的一句话让父母记在心中,很快便变成了现实。
吃着母亲做的腌黄豆,满嘴清香,我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岁月。那香醇的滋味,伴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,一个个成家,而我们现在陪伴他们的日子却越来越少。生活的日益改善,让平日的生活比以前也好的多,逐渐淡忘了年味与腌制黄豆的情结。
不知不觉中,双亲已经变老。父亲身患重病还惦记着我的生日,我随口的一句话他们却记住心中。看着躺在病床上日渐加重病情的父亲,看着因照顾父亲日渐瘦弱的母亲,为我随口的一句话忙了一夜的父母。那个生日,吃着这样的豆子,我真是万般不是滋味,那不是腌黄豆啊,那是天下父母给予子女的满满的爱,而我们,给了父母多少!
十一天后,农历的正月二十五日,父亲因病情恶化而去世。从那天起,我不再想去吃腌黄豆,但那盆腌黄豆却再也不能从记忆里抹去了。
琐碎的生活还在继续,但母亲用点点滴滴的爱凝聚而成的那盆腌黄豆,却常常在许多个夜晚爬上心头,每每回想起来便泪湿衣襟。长路辗转离合悲欢,人聚又人散,但爱就在那里!
黄豆里面蕴含了大如天、重如山的父母之爱。在这人间烟火的日子里,让你一路向暖……
张新召
河南省渑池县天池镇东坡头村人,年出生,初中文化,普通党员,一个热爱文学的农民工。
《同步悦读》是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。每日更新,主推原创,分享精品;不唯纯文学,只重悦读性;读好文字,听好声音,欣赏有魅力的音乐。年6月2日被搜狐网站正式列入合作伙伴,发表在同步的作品,除微刊阅读外,同时拥有众多的网站读者。
?原创作品(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mkwph.com/hdjg/12036.html